登录成功

温馨提示:自2016年8月19日-9月30日,网站将对绑定QQ账号的用户进行迁移,为避免账号遗失,需要您绑定手机号。

立即绑定

使用塔读客户端,缓存全部章节。

下载客户端,免费福利每日送!

正文卷  第73章 闹剧

姜春花一想到别人有吃有喝, 自己光干活还得挨骂受饿, 也没了谈兴, 埋头认真做着手上的活儿。两人都沉默下来了, 屋子里只剩下姜春花手中针穿过布发出兹拉的声音。

丑姑微眯着眼睛, 脑子转得飞快, 她得快点给家里的菜想个去处。不然, 等别人家都没菜吃了, 她家园子里还有,保不住又有人来偷菜,还可能有人会直接来要。甚至有些人还会认为,你家多的吃不完, 给点我们吃算什么?

“姐姐,我饿了。”小弟呼啦啦的跑过来,叫道。

现在天冷了,白天短。丑姑家也不正经做三顿饭了。不过中途饿了, 她还是会炖点汤或者煮一点稀粥, 一家人垫垫肚子。今天他们家就是炖的山鸡冬瓜汤。家里还剩两个大冬瓜没吃完, 再不吃也该坏了, 今天就炖得格外多。

这些天, 她都是一只山鸡分成了两半, 隔天炖半只。

丑姑回过神来,带着他去喝汤, 随便给姜春花也装了一碗。

“我不饿。“姜春花咽着口水, 不好意思的说。她现在越发明白丑姑的好了。比起家人来说, 丑姑才是真的对她好,更象她的家人。

“喝吧,我们都喝。就你一个人不喝,多不好意思啊。再说了,你也是在帮我做事啊。”丑姑劝道。

姜春花不仅帮她做鞋子,还又帮她把几件短小了的旧衣服拆了再改大。乡户人家给小孩子做的新衣服,都会留两寸余地,就是等高长大些了,还能放开再多穿一年半载。

姜春花这才红着脸接过了碗,她这段时间都是半饿着肚子,更别谈还能吃到荤腥,一碗汤下肚立马觉得整个人都舒服了。

如此,姜春花来丑姑家里做了几天针线活,天天都跟着喝一碗鸡汤或者稀粥,营养跟上来后,她的脸色就慢慢又变好了。哪里想到,几天下来,她奶奶就明白她肯定是在丑姑家吃过了。

这不,今天傍晚姜春花回家后,就没能吃上晚饭。

她看着干干净净的锅碗,直愣愣的盯着她奶的脸,问:“奶奶,你们都吃过了,没准备给我吃吗?”

“吃什么吃,这么冷的天,又不用干活,吃那么多做啥子。”姜奶奶骂道。

“整天在外面晃荡,还好意思要饭吃?”姜大牛冷冷的加了一句。

姜春花大怒,瞪着他说:“这个家,活我干的最多,吃的最差,喝了几口鸡汤,就差点儿被奶奶打死。你们还想怎么样?那鸡还是丑姑送给我的呢。我几时吃了家里的白食。”

姜大牛和姜奶奶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姜春花还会出言反击,简直怒不可休,都对着姜春花又是打又是骂的。不过这一回,姜奶奶聪明了,没大耳刮子打姜春花的脸,却拿着棍子往她身上猛抽,恨不得把她打死算了。

她恨姜春花在丑姑家吃肉喝汤,没想着姜大牛,没省着带回来给姜大牛吃。而且也恨丑姑,没眼力劲,不巴结着大牛,讨好大牛,反而与宁二那个病弱秧子搞在一块了。家里有多的山鸡野兔子,宁愿给小猫子,都不给她家,总之等等不满情绪加在一起,让她差点儿失去理智,把姜春花差点儿给打死了。

还是姜大牛自己害怕了,连声劝道:“奶奶,奶奶别打啦,打坏了还得花银子治呢。”

听到银子,姜奶奶才醒过神来,可是姜春花已经被打得哭都哭不出声来了。姜家的这场闹剧,很快就在村子里流传起来了。人人都在谈论,为什么姜奶奶要暴打姜春花?

有人不解的说:“那丫头是个老实人,整天在家里干活又闲过,她奶奶干嘛下这么狠的手打她。都是快要出门子的大姑娘家了,也不怕打死了还得赔银子给她夫家。”

有人冷笑道:“姜奶奶这回可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她家不是不乐意要丑姑吗?可你们看看现在的丑姑多有本领,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就能养得起一个家。她心里估计是后悔了呢。”

“可不是,人家丑姑可对得起他们姜家了。半夜去帮着找人,自己还得走回来,第二天天不亮又把春花带到镇上去瞧病。要是我啊,才不会管他们家的死活呢。”有人说。

“就是,上回春花病成那样,还不是丑姑送去瞧的,听说她只掏了六十个钱,还想要丑姑贴医药钱呢。”有人爆料了。

“是啊,还是丑姑自己要了半篓子桔子带去卖了,才有钱给春花抓的药,不然春花这几天还能天天背着菜去卖吗?”

“真是不要脸,还说别人不记得吴猎户的恩情了。哪家有她家受的吴猎户的恩情大。”大家齐齐骂道。

“行了,行了。以后这话不可在外面乱说。也不是什么给我们姜吴村增光的事儿,没的弄坏了村里的名声,坏了儿女们的亲事。”村长媳妇喝止了大家。说来说去,有些事情,也不是姜奶奶一个有问题,全村的人哪里不都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啊。

村长媳妇回家后,很有些后悔给姜大牛说了这门亲事。她看得更加清楚明白,现在姜奶奶只怕后悔花了大价钱给大牛订亲。以后大牛媳妇娶进门了,能干着还好说。要是完全给丑姑比下去了,只怕还有得闹呢。

“从明日起,不许再到他们去了。你有闲功夫,给大牛多做几双鞋子。”姜奶奶打完,还给姜春花下了禁足令。

她觉得既然丑姑不认情,姜春花也不用去帮丑姑做针线活儿了。姜春花在丑姑家得到的一切,在她认为都是该姜大牛得好处才对。既然姜大牛得不到好处,她也不许姜春花去帮忙了。

丑姑可不知道姜家发生的事情,第二天,姜春花没来,她也没在意,因为她正在想办法如何处理自己家菜园的菜呢。

原本呢,她还指着这些菜,能帮她小赚一笔的。可现在怕是保不住了。

“唉,明天要是柱子再过来一趟就好了。”丑姑正这样想着,柱子真的来了。

还给她家带了二十斤粮食过来,并且告诉她,蜂蜜钱给宁二抓药吃了。

蜂蜜能得多少钱,丑姑心里有数,自然知道这些粮食只怕是宁二自己掏了钱出来买的。

“明天,让他也过来一趟。”丑姑和柱子说。话太多了交待给柱子怕他记不清楚,只能直接把宁二叫过来商量商量了。

第二天,宁二依约而来。听了丑姑的疑问之后,他也有些着急了。因为他家的菜和丑姑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一半儿留在园子里,一半下了窖。因为受过没菜吃的苦处,他家种的菜还格外比别人家的多。光是园子里就还剩下不少呢。

“我们村的人也一样,天天都有人去卖菜,只怕也和你们村一样,把自己吃的菜都卖得差不多了呢。”宁二苦笑道。

他比丑姑还更加头疼,他家吃过村子里不少人家的菜,等到别人家都没菜了,他家园子里还有,难不成能不还人情给别人吗?所以,就别想着卖高价去赚钱了。

“唉哟,真是烦呢。你说这些人,怎么就如此鼠目寸光呢?那野桔子林也一样,现在连自己家种的菜也这样。真是顾头不顾尾。”丑姑烦燥的说。

她还想着说把菜放到宁家去,到时候直接从宁家运到集市上去卖。听了宁二的话,就知道这个法子行不通了。她家的菜要是到了宁家,估计也是便宜宁家村的人了,还会给宁二带来麻烦。

宁二苦笑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他们只管看到可以卖钱,就一个劲的卖。我估计啊,他们都没吃过没菜吃的苦,觉得少吃点菜不算什么。”

丑姑跟着冷笑道:“只怕这都不算什么,一个冬天不吃新鲜菜,了不起人人烂嘴巴嘛。我最怕的是,有些人得了银子还大手大脚的花了,又没买粮食回来,到青黄不接时,个个都得饿肚子呢。”

以往大家冬天都不正经吃粮食的,要吃很多菜,就是为了省下粮食,可以吃得更久一些。现在少了这么多菜,家家户户粮食的缺口就更加大了。要是到时候,家家户户没饭吃了,她家有好日子也不敢过了啊。别人只怕会直接来你家讨要呢。

“为什么不吃新鲜菜要烂嘴角?”宁二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好奇的问道。

“新鲜的菜对人体好啊,长时间不吃新鲜菜,光吃些咸菜酱菜,身体会不好,还爱烂嘴角。”丑姑这样给宁二解释了。

她不好说是因为缺少了维生素等问题,只好随口扯了一个爱烂嘴巴的理由。维生素没人懂,大家更不懂吃腌制品太多也不好等问题。反正只要有得吃,哪里还顾得上这些问题啊。

一听说会身体不好,宁二更加头疼了,他起码得保证自己一家人有充足的新鲜菜吃。不然,象他这种病秧子,肯定立马就得生病。但是在这个穷地方,家家都穷,都没多少吃的,别人家都没有,就你家有,真的很容易出事。除非你家在村子里非常有地位,别人不敢沾惹你。否则,别人和起来欺负你,容易的很。

“这时候,还有没有什么菜能种得出来?”宁二突发奇想。菜卖掉了,想要补这个缺口,就得再种些。

丑姑脑子里温室蔬菜一闪而过,她脱口而出:“搭温室,种菜呗。”

“不可能,那得多大本钱,我在京都里,都没见过多少人家能搭这么大的温室呢。”宁二反问。

达官贵族家,一般都会搭个小温室,不过一向是养一些名贵花木的,只有特别有银子有地位的人,才能搭温室种菜,而且也不会太大,因为消耗太大了。所以冬天大家吃菜一向靠地窖贮存。

丑姑还在后悔说了温室怕宁二追问是什么东西,没想到他自己倒是懂,刚松了一口气,又被他的不可能给难住了。是啊,搭建温室确实本钱大。因为你得日夜不停的烧柴才行啊。不然,怎么温得起来?

可不管是姜吴村,还是宁家村的人,不仅只是把菜卖了,还一样也把柴卖了啊。而且现在这么冷了,怎么搭建温室?关键是还得攻克种植上的技术难题啊。不是把温室烧暖和了,菜籽种下去,菜就能好好的长出来啊?

“那我也没法子了。”丑姑摊了摊手,没奈何的说。这也行不通,那也行不通,真当她是个神啊。就是神也得你自己去求啊,不然神哪里知道你缺什么呢?

“你也别太着急了,我回去慢慢想法子吧。也不急着这几天,总得等个月把才有反应。”宁二反倒安慰起她来了。

现在家家都还有菜,并且手头上有余银,说不定情况并不会象丑姑说的那么可怕呢。

上一章 查看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