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44章 为了国王陛下
普鲁士这边,第四军团的一场突如其来的败仗,其实也就损失了6万多人,这让大家不说愁云惨淡,但也突然变得没有之前乐观了。
总参谋长毛奇,之前一直嚷嚷打到巴黎,首相俾斯麦,更是叫嚣要将可恶的巴黎轰炸成碎屑,好让法兰西赶快投降。
普军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从萨尔布吕肯、维桑堡、沃尔特、弗罗埃斯克维莱、斯皮舍朗、马尔拉图、格拉韦洛特、圣普里瓦、梅斯、色当,一路下来,伤亡也不过才10万左右。
最惨的梅斯之战,伤亡也就3万人。那是将近30万人的大会战啊!
参谋长毛奇就着地图,国王、首相、战争大臣,和一众将官,在复盘克鲁伊一役。
毛奇道:
“之前的历次战斗,法国人都喜欢挖战壕,然后在阵地上死守,等着我们去进攻。他们的历次失败,无一不是如此。
而这次的战役,虽然他们还是喜欢挖战壕。
但是,他们是在主动骚扰、主动缠斗、坐等我们一头扎进了他们的埋伏圈。
他们变得主动了!有侵略性了!敢打了!
阿尔贝特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就是法国人,他们掌握了一种技术,将火炮藏起来炮击的技术。这让我军的上百门火炮,一旦集中起来,就容易被对方攻击,我们还没法反击。
另外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兵力不足,不然,完全可以把马斯军团(第四军团也叫马斯军团)彻底包围掉。
这里!”
毛奇指了指地图上苏瓦松、克鲁伊的位置,看了看众人,道:
“到兰斯、埃佩尔奈、蒂耶里堡都很方便,他们随时可以切断我们的孱弱的铁路后勤。
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支法军,野战相当能打,就是不知道我们驻守各要塞的守军,能不能扛得住他们的攻击,这点还没有得到验证。
但我个人不乐观。
之前,是法国人头疼他们的铁路,现在,轮到我们头疼他们的铁路了。
如果巴黎后面都是这样强度的战斗,我建议,我们可以考虑和巴黎方面谈判了。”
俾斯麦面色沉寂如水,不说话,战争大臣罗恩忍不住皱眉道:
“国内不是刚刚征召了30万大军了么?”
毛奇道:
“仅仅在梅斯,我们就有第一、第二军团,14万精锐大军,和法军对峙。
斯特拉斯堡,我们有4万大军。
第三军团14万人即将到达巴黎,第四军团8万人几乎全军覆灭,加上之前一路伤亡了10万人,这就是50万大军了。
还没有包含后勤和辅助人员。
而刚刚招募的30万大军,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抵达前线。
另外,考虑到马斯军团的失败,丹麦和奥地利,我们也不得不做一些预防。”
这么一说,形势确实严峻起来了,老国王威廉一世有点生气道:
“我本来就说,赢了就可以了。
现在看看,收不了场了。
如果不能打赢一场仗,我们怎么撤退回去?
法国人怎么同意我们撤退回去?”
他不得不生气,他的总参谋长和首相,信誓旦旦的表示要把法国人给打服了。
结果,现在踢到了铁板上。
俾斯麦看国王生气了,解释道:
“可能一直以来的胜利,和法国人的不反抗,让大家有点忘了战争的残酷。
但既然我们重视起来了,是不是接下来,还可以将战争拉回我们熟悉的节奏上来?”
毛奇不给老伙计脸面,道:
“这个新的军政府,我们不熟悉。
按照以往在美利坚的情况下,这位奥尔良执政从来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对手,一如马斯军团的惨败。
关键的是,王储的兵锋直指巴黎,巴黎居然没有如以往一般暴动,甚至连以往的情报,都大幅度减少,我没法做出判断。”
俾斯麦又道:
“我们放出拿破仑三世,否认那个军政府的正当性。
拿破仑三世手头还有10万大军,梅斯的14万法军,我们也可以让拿破仑三世安排招揽。
我们让法国人打法国人,我们在幕后掌控,是不是可以?”
毛奇回到自己的座位,道:
“那就是陛下、首相的事了,我从军事上,给不了建议。另外还有一点,时间,现在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想要的有点多。”
这话说的,俾斯麦都生气了,少点啥信息,你就干不成事是吧?
但战争,不管和丹麦的,还是和奥地利的,都是毛奇研判并指挥的,这方面,人家是专家,他也不好乱嚷嚷。
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施泰因梅茨,打仗除了莽一波,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策略,什么叫战术,不夸张的说,普军10万的伤亡,小一半都是这位造出来的。
但奈何人家是老国王的密友,这会,第一军团,只有一个军,其他都被毛奇剥夺给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四军团了。
老家伙憋不住了,道:
“打仗有不死人的么?才死了几个人,就开始推脱责任了?
法国人有我们多么?法国军人有我们多么?
如果按照你们说的,让拿破仑三世去跟巴黎打,拿破仑三世打不过我们,我们打不过巴黎,那拿破仑三世不一样打不过巴黎?
他能投降我们,还不能投降巴黎了?
这跟送给巴黎有什么区别?
这个先不提,说说梅斯,天天围在那啥也不干,人家巴赞有要投降的打算么?
如果我们都知道这个巴黎的奥尔良不好惹,人家巴赞会不知道?
我说这么多,只是要告诉你们,别想来想去,冲上去,干,为陛下尽忠,就完了!
想得太多,仗就没法打!”
老国王威廉一世还很认可老伙计的话,不住点头,归根结底,就是不够勇敢!
毛奇和俾斯麦感觉有点失策,这种会议就不应该叫这老将军参加,搅屎棍呢!国王陛下还觉得人家搅的香!
第二军团长,血亲王腓特烈·卡尔,一直被第一军团长这个老头子看不起,觉得卡尔太年轻,奈何参谋长毛奇偏袒,指挥的是目前普鲁士最精锐的那部分大军了,他道:
“梅斯人多,物资少,只要再坚持半个月到1个月。
我想,法国人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我们给他们好几次机会突围,他们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梅斯解决掉的话,我们这边可以随时听从陛下和参谋长的调遣。”
第三军团长,王储弗雷德里希·威廉,和俾斯麦关系很好,十分认同俾斯麦的普鲁士崛起理念,多次配合俾斯麦,说服自己的父亲威廉一世。他知道,他得说话了:
“陛下,各位,我觉得,我们开战之前的想法,是什么?
战争,是我们的手段。
如果通过其他手段也能达成我们的目的,我觉得不一定要选择战争。
但既然战争已经进行到这个份上,是结束还是进行,我们这里,必须取得一致意见。不然,外面的将军们、士兵们,甚至国内的人民,都会慌乱无措。
我们就在巴黎城外30公里,一天就能抵达巴黎城下,但实话说,巴黎城高墙厚,堡垒众多,除了切断补给,攻城的话,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得,王储这话,摆明也是不想打啊。
可不是,梅斯要塞,德军都攻不下来,只能围困。比梅斯要塞强大、坚固得多的巴黎要塞,不得把普军全部拉过来,才围的住啊!
一路的战争下来,法军已经不敢和普军野战了,只敢死守要塞。但死守,总会守不住。
现在,一支法军不光没有死守,还冲出来跟普军野战。
还大胜!
这就被动了……
人家能打败第四军团,就不能打败第三军团?就不能打败第一、第二军团?
除非普军现在不要分散各地,不给法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俾斯麦道:
“但没有战争的胜利者去主动跟失败者谈判的道理啊?巴黎那边到现在也没派个人来跟我们求和谈条件,倒是听说在英国、奥地利、俄国蹦跶的十分厉害。”
俾斯麦顿了顿,突然,一脸不可思议道:
“该不会是,巴黎那边,就没想着和我们谈判?
甚至,我们驱使拿破仑三世,他们要么就是愚蠢的没考虑到这个,要么,就是对方压根不怕这个?”
毛奇忍不住道:
“他们那么自信的么?可以顶住普鲁士和拿破仑三世的联手?”
皇储威廉沉色道:
“看巴黎的样子,他们可能真有这个信心。”
大帐里一片沉寂。
老国王忍不住敲了敲桌子,道:
“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么,我们就再打一架,好好的打一架。打赢了,法国人赔钱,打输了,我们赔钱。”
国王的话糙,理不糙。
既然调子定下,毛奇道:
“那我们的策略可能要变一变。
斯特拉斯堡,我们一直在通过轰击城内要塞和公共建筑,驱使市民迫使法军投降。一周前,瑞士也派了代表团去疏散城内的非战斗人员,并给城内带去了色当战役的新闻。
那么,现在立即通知韦尔德将军,明天傍晚前,不能打的它投降,大部队就要立刻撤离,接替梅斯的守军。
第二军团,今晚就退出阵地,向巴黎靠拢,阵地营寨保持不变,希望梅斯的法军一如既往的缩在里面不出来。当然我判断,他们也不会出来,韦尔德军会很快顶替上去。
如果他们不幸出来了,我们再掉头干掉他们!
第三军团,19日前,要抵达巴黎城下,短期内你们不用考虑后勤线。
你们的后勤线,有第二军团负责。
我们全力一搏,为了普鲁士,为了国王陛下!”